大冶资讯网

东南大学超导团队表示,LK99在110K环境零电阻观测成功!

2023-08-04 15:40:40 来源:RiskRaider风险雷达

事情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

2023年8月3日凌晨,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研究超导的团队成员之一的孙悦在哔哩哔哩上发布视频表面,他们团队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发现LK99材料在110K温度的环境下,表现出了零电阻的现象,这个发现非同寻常。


(资料图)

100K转换成摄氏度是-163.15℃,虽然是低温环境,并非室温环境,但从侧面说明了LK99材料有一定特殊性,他们的超导团队暂时并未发现超导现象,但超低温的零电阻现象也足够震撼,此前没有同样低成本的材料能够达到这个水准。

虽然也有部分材料在极低温的环境下出现零电阻的现象,但是温度更加低,且试验物的稀缺性极高,造价贵,无法大规模用于工业化。

另外,他提到在高温条件,该团队有观测到半导体行为,从温度300K的环境逐步调低温度,到了110K突然出现零电阻,但没有观测到完全抗磁性,也就是我们普通人所理解的东西悬浮起来了,暂时没看到这一点。

这意味着“室温超导”和“LK99材料”这个方向此前没有被足够重视,也说明韩国人的论文里面确实包含很高价值。

东南大学观测到的零电阻现象价值远高于华科大的超导团队观测到的半悬浮现象。

不过就各家实验室做出不同的结果来看,韩国的超导团队并未把很关键的一部分信息释放出来,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实现路径没有讲,只说了一个大概的框架。

这相当于一位厨师告诉你西红柿和炒蛋加在一起可以炒出一盘很好吃的西红柿炒蛋,但是他没有告诉你什么时候用油,用什么油,调味料有哪些,该怎么放,火候控制在哪里。

超导不同于其他物理现象,做超导试验过程中加入其中的各种杂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有可能出现预期结果,有可能不出现预期结果,具体什么原因暂时还不清楚。比如富勒烯掺钾,1个C60分子在刚好掺3个钾的时候就超导,掺杂比例稍微变一点就不超导了。

东南大学的超导团队计划继续做针对LK99材料的超导实验,看看后续是否会出现“室温超导”的现象。

110K的温度并非试验最终的目的,后续也会改变合成工艺,此前第一个铜氧化物高温超导在起初的试验中环境温度为20K左右,科学团队在试验品中掺杂了一些其他物质,最终使得超导现象发生在140K左右。

这个结果意味着,下面有两条信息至少有一个是真实的:

1、美国听证会官方承认抓到过外星人飞行员;

2、韩国科学家发现LK99在室温下表现出超导现象;

最近有关超导的试验结果正在以天计算,变化来的越来越快,东南大学的试验结果意味着大家可以对超导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了,可以考虑超导技术如果落地,对工业、商业、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

影响最大的是允许可控核聚变发电站和量子计算机的出现。

⬆可控核聚变实验

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大爆炸的前夜,正在看到不同的技术互相融合,引爆一个伟大的时代。

关键词:

热门推荐